成为风尚人物的8大理由
  • 2007

    建立工作室,创立“Xander Zhou”服装品牌。

  • 2008

    当选“ESQUIRE CHINA”年度设计师。

  • 2009

    荣获“中国男装创新奖”。

  • 2009

    荣获“中国最时髦设计师奖”。

  • 2009

    8月,出任《I LOOK》杂志客座主编。

  • 2010

    入选福布斯“中国时尚榜”。

  • 2014

    出席MO & Co.十周年庆典,走红毯。

  • 2014

    入选PCLADY太平洋时尚网“风尚人物”榜。

TA的梦想

周翔宇现在的工作室,位于“竞园·北京图片产业基地”。二楼有一个专业摄影棚,层高超过3米。那是他摄影师朋友的。

周翔宇是“著名服装设计师、著名男装品牌Xander Zhou创始人”。

他觉得,“上海好看的房子比较多,北京更多是办公楼”。

他说自己有一些同行朋友,比如80后设计师Masha Ma、王在实、王培沂等等;与MO & Co.创始人Jenny会在一起时,会一边喝着酒,一边聊面料、工厂等话题。周翔宇觉得,MO & Co.今年在广州举办的十周年庆典堪比国际品牌红毯秀。

大学一年级时的前几个月,生于1982年的周翔宇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“工业设计”课程。

说自己向来不循规蹈矩的周翔宇,于2000年至2001年左右放弃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学业,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学习了一年的荷兰语,随后来到位于海牙的“Den Haag服装学院”攻读“服装设计”课程。

对于周翔宇这种并非循规蹈矩的选择,他的父母是“既不支持,也不反对”。初中,他读的是私立学校;高中时,才选择公立学校。上大学时,他不想仅仅为了一个文凭,就在那儿耗上个四年。

现在有很多小孩会直接问周翔宇,学设计是否一定要出国?对于这样的问题,周翔宇坦言懒得回答。“所有东西,因人而异”。

他说:“如果让我给出经验,我则觉得我的经验不可能同样发生在他们身上。我的经验,其实不具参考价值。”

对于国际时装周,周翔宇的看法是:国际时装周与普通老百姓不是那么息息相关的事情,现在却变成了全名参与的事情,将国际时装周娱乐化和网络化了。“作为设计师,我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。它是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,会关系到我下一年的订货情况。至于别人如何看待时装周,有多少明星参加时装周以及时装周上的街拍情况,都不是我关心的事情”。

TA的时尚观
看到了你在“朋友圈”里留言说,“Xander Zhou”新一季广告在10月13日就完成了。上线了吗,外界能看到吗?
还没有,因为刚刚拍完。
在市场方面,“Xander Zhou”品牌如何定位的?哪些消费者会去购买“Xander Zhou”品牌服装?
如果你要问这种消费者定位问题的话,其实我觉得有很多时候,你期望中的定位,跟实际上来买你服装的消费者是不一样的。对于一个品牌而言,你没有办法一开始认定说只有什么样的人可以买你的服装。我发现,对自己风格很了解、对自己认知很清楚以及对很多新事物比较好奇的年轻人很喜欢“Xander Zhou”品牌服装。我的客户群年龄跨度比较大。品牌展现的形象是年轻的,但是顾客有三十几岁的,也有四十几岁的。
“好奇”,好像是“Xander Zhou”品牌服装的一个表达关键词。我想听听设计师本人如何评价自己的设计风格。
我的风格,其实每一季都同一类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方式有关系。比如,“Xander Zhou”品牌服装第一季,在伦敦面世,风格就与那些“童子军”,也就是那些私立学校的男生相关联。还有一季的风格与喜欢音乐的派对少年相关联。每一类、不同青少年群体,会是我每一季品牌服装的灵感来源。他们的一些习惯和生活方式会成为我的一些设计点,进而被放大化。一直以来,这就是我的设计语言。
我感觉,你比较喜欢参加各种派对。这种派对会不会对你的设计有所帮助,聊天的时候会激发你的某些想法?
灵感这种东西,你没有办法说从一个什么地方直接获得。什么时候都可能产生灵感。平时去旅行或者坐在工作室里,随时都有机会产生灵感。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灵感收集起来。对我来说,派对有两种。一种是我自己去玩儿的,跟很多好朋友一块,在party当中放松;另一种派对就是工作。
工作的派对是怎么样的呢?明星过来穿你的品牌服装,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?
这个还真的不是我的宣传手段。对于我来说,除了设计之外,平时还有一些正常的社交活动,也算是我工作的一部分。在这样的活动当中,就是维系一个工作的社交圈,比如你平时经常联系的摄影师、时尚媒体的编辑朋友。在这样的派对当中,大家可以互相知道一下各自在做什么。每一个工作圈子都需要的一个正常的社交活动。
当时在国外求学时,在这个过程当中,哪些东西对于你现在的设计事业是很有帮助的,比如专业课、理念等?
其实,严格来说,你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,真的是基础的不能再基础了。其实,你并不一定能从大学当中学到什么东西。我觉得你能唯一学到的就是一个你以后继续学习东西的方式。你从学校毕业,再去什么地方实习,这些与你之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关联的。大学的学习,是有利于你工作之后保持一个学习的习惯。我觉得,人这一辈子要不断学习。在大学那段时间,是一个人世界观,包括看待事物的方式,真正成熟的时期。在什么地方受教育,你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,这对你的整个人生影响其实是最大的。
你大学一年级放弃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学业,我觉得挺冒险的。
我向来做事情都不是一个很循规蹈矩的人。对于我来说,大学四年的文凭没有任何意义。我不想因为我读了大学之后最开始的几个星期,我突然发现这个专业可能不适合我,可能这个学校也不适合我,所以这时候你面对的选择,第一就是要么把大学四年读完,拿一个北京理工大学的文凭,要么就重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,也许下一个也未必适合自己,但是如果你不去找的话,你就永远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。最终,我做了一个决定,去荷兰。
当时家里人是不是挺支持这件事?
我家人对我做事情一向不支持也不反对。我初中读的是私立学校,高中回到公立学校。对于我来说,从我青春期开始到后来,很多很多事情,我都相对比较独立或者说我是在放养的状态下长大的。从我小时候开始,我父母基本上比较注意让我独立去判断事情。这个可能因人而异吧。有的小孩就可以独立去判断;有的小孩就不可以。我不是说,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多么成功,我是觉得他们比较开放。
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想留学,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。结合你的留学经历,给他们一些建议?
对于留学这件事,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。所有东西都是因人而异。我的个人建议是不要把留学当成镀金的方式。不是说你在国外什么地方毕业,就给你以后人生加了多少筹码。现在在海外留学,毕业的中国学生太多了。如果你是一个对新事物接受以及学习很快的人,你可以去国外看一看,毕竟可以改变你的眼界,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。做所有事情,都不要太急功近利和期望太高,一切顺其自然。这样,你才有一个最平常的心态去学习和成长。当很多小孩问我,是不是学设计一定要出国,我对这样的问题真得没法儿回答,也懒得回答。
因人而异。
对,这东西,就是因人而异。但很多小孩的选择和想法,都是爸妈的决定。这跟我没有关系。如果让我给出经验,我则觉得我的经验不可能同样发生在他们身上。我的经验,其实不具参考价值。
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关注国际时装周。作为专业人士,你怎么看待国际时装周?
关于国际时装周,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明星上。这和时装本身以及时装周本身没有关系。而这恰恰是中国时尚媒体的关注角度。对我而言,国际时装周与普通老百姓不是那么息息相关的事情,现在却变成了全名参与的事情,将国际时装周娱乐化和网络化了。对于这些国际时装周,作为设计师,我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。它是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,会关系到我下一年的订货情况。至于别人如何看待时装周,有多少明星参加时装周以及时装周上的街拍情况,都不是我关心的事情。
映画

统筹:朱 琳专题编辑:余雯汶采写:方李敏

设计/制作:李晓旭/王鹏推广:卢俊丞 陈惠珊

top